第169章秦国的教育(3/4)
普及教育的第一步,就是在教材的选择上。
小学教育培养三观,初中教育培养常识,高中教育培养能力。
在某......
第169章秦国的教育
种程度上,小学教材重要性,比初中教材,高中教材等更为重要。因为学问错误了,修改就可以了,可三观错误了却是难以修改。至于教科书的编订,赵政不打算让吕不韦去编写,仲父太忙碌了,还是不必忙碌这样的小事情。
王绾也是负责教材的编写。
很快,王绾将草稿上交过来。
按照赵政的想法,小学教材分为四个课本,一个是识字课本,一个数学课本,一个历史课本,一个军事课本。
识字课本,主要是把秦国的一些民歌编写到其中,要会背诵,会书写,至少识字五百多。
数学课本,要精通周公数字(阿拉伯数字),基本的加减乘等,要精通算盘计算;
历史课本,要讲述夏商周的历史,讲述秦朝的历史,讲述六国的历史,树立基础的历史观念;
军事课本,要讲述一些兵法战策,要进行军事训练,战国时代打仗为主,书生也要学会砍人杀敌。
只有四个科目,科目数量不多。
因为教育条件有限,首先缺乏各种老师匮乏,各种老师缺少,课程多了招架不住,还是课程少一点,难度也少。
老师匮乏,赵政打算先建立师范学校,不求老师有多高的才略,培训一年合格,就可以上岗了。
接着,劳动力匮乏。
很多孩童在五六岁就是要下地干活,到了十二岁就是家中的劳动力,要干很多的伙计。
很多孩童忙着种地,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校学习。
赵政也只能一方面鼓励孩童上学,课本是免费的,同时去学校上学,可提供一顿午餐;另一方面,让孩童半工半读,半天干活,半天读书,农忙的时刻干活,农闲的时刻读书。
不只是学生,老师也不可能全天教学。
老师也是一边种地,一边教书,属于乡村教师的性质。
在赵政的计划当......
第169章秦国的教育
中,应该是每个村子至少一个教师,为孩童普及教育。
每年会给予一定的粮食补助,可能不多。
从上学到回家,只是很近的距离。
上学距离太远,需要行走漫长的距离,不利于教育的发展。
编辑教科书,这是第一步;
师范教育,培养乡村教师,这是第二步。
接着,在咸阳附近普及,这是第三步。
在关中地区普及,这是第四步。
至于第五步,其他秦国区域,在六国区域普及,这是很漫长的事情,可能需要百年,甚至更长时间也是完不成。
可完不成,也要继续。
做人,总的有点梦想。
在乡村设立小学,在县设立中学,在郡设立高中,在咸阳成立大学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