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九章 高价悬赏不怕问(1/4)
看完马,朱元璋终于来到了他熟悉的地方,牛棚,他对牛和牛棚的感情十分复杂。
牛棚显然不是他小时候放牛的那种木头和茅草搭的小棚子,而是大棚子,栅栏,长条的食槽,半开放运动场地,以及很多备用围栏。
“陛下,牛养一养,泥土中的粪便多了,便给牛换个地方,这里的土清理出去当肥。
由于数量多,避免大小牛拥挤造成小牛不适,会分开饲养,哺乳期的与母牛在一起。
采取粗料与精料搭配的混合饲料,选产奶多的,或者肉多的再分类饲养,以此……”
里长介绍培育肉牛与奶牛的事情,需要很长时间,因为没有外来的奶牛品种。
寻常的一头黄牛在哺乳期的时候,一天的产奶量比不上两只山羊的产奶量。
朱元璋听了,颔首:“下丘村不止为大明培育农作物种子,还有种牲畜,投入多,回报少。草原上的牛比之村子的牛如何?”
“差不了多少的,若对外贸易的时候让夷人送来身上有黑白色的牛,或红白色的牛,就能缩短奶牛的培育年头。
最好是公牛,一头公牛可以配许多头母牛,用那种花色的公牛与黄牛配,就可能出来带花的新牛。”
里长按照憨憨教的说,去找外面的奶牛,不管他们怎么带过来,活的就值钱。
“船只运输活物不易,尤其是更远的地方。”朱元璋考虑到难度。
“陛下,那等牛的产奶量是寻常黄牛的五到十倍,奶可以做成很多好吃的。
没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下,人喝了对身体好。
下丘村的人天天喝奶,不过牛奶少,基本上喝羊奶。
从外面引进来的牛种,产肉也多,不指望它们种地,养大了后杀了吃肉。
一头种牛一千贯不贵的,如果有一百头,无非付出十万贯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